马克思主义学院迎评工作动态(4月)
马克思主义学院严格贯彻落实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4年度关键建设任务》文件要求,根据学校安排,推进了如下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竹山县开展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调研
2024年3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永昌带领调研团队一行6人,赴竹山县开展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调研。竹山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袁平安,竹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沈敬东陪同调研。调研团队先后参观了竹山县博物馆、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美术馆、图书馆等。在浏览与讲解中,详细了解了竹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建设及品牌创建情况,充分了解了竹山县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特色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深度感受了竹山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调研团队在竹山县秦巴文化艺术中心一楼1号会议室,参加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和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为主题的调研座谈会。会上,竹山县文化馆、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向调研团队介绍了竹山县在特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组的教师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踊跃发言,提出了包括加大对竹山县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县域文化品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特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调研团队前往竹山县上庸镇、官渡镇、城关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竹坪乡,实地考察了县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情况。通过实地观摩非遗技艺展示、文化带头人讲解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堵河剪纸、堵河皮影、官渡民歌、绿松石雕刻技艺、竹蔑编织技艺、上庸滚龙、官渡木椅、竹山花鼓船歌、竹山绿茶制作技艺等竹山县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在与当地居民、文化带头人的深入交流中,调研团队了解了非遗保护利用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听取了他们对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就下一步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与竹山县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也为竹山县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调研团队接下来,将对此次调研成果进行认真梳理归纳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并进一步征求意见建议,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发挥实践团队资政建言的作用,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文学院召开2024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
为落实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抓住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期,全力促进学院 2024届毕业生顺利就业,我院于3月28日下午在3325召开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大会。学院分党委书记计毅波、副书记李童、学工办主任胡安怡及全体毕业生参加会议。
会上,胡安怡对前期的工作历程进行回顾,汇报了2024届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分析了当前学校毕业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呈现出的特点,并相应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目标和努力方向。
计毅波指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全院上下共同努力、主动出击、精准施策,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整体向好。并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两点意见。一是巩固成果,再接再厉,促进学院就业工作全面提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院就业工作整体差距还比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要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教育,形成负面清单,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一件一件去解决,尽快补齐短板。二是提高认识,及早谋划,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院必须上下齐动员,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作用,全力促进2024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法学系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
4月1日下午,人文学院法学系在3206会议室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会议由法学系专业负责人景勤主持。
景勤首先介绍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这门课程开设的现状,接着带领大家领学了张文显教授撰写的《如何讲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理论文章,然后从OBE教育理念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角度指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的改革探索,应树立“成果导向”的OBE教育理念,组建复合型创新型教学团队,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法治实践课程模块,补齐实践教学短板,确保本门课程教学改革取得高质量成果。最后,与会老师分别从课程体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内容、课堂设置、师资配置等方面展开了充分研讨。
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深挖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的建设内容,统筹了课程体系与组织安排,增强了授课教师教学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法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党员轮训开班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学校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落实学校《关于做好2024年党员春季轮训工作的通知》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党委开展了春季党员轮训工作。2024年4月1日,分党委书记计毅波在开班仪式上做了《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深入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首场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永昌、副院长成继平、分党委委员金威威分别做了《加强执行力建设,促进工作提质增效》《学纪 知纪 明纪 守纪——中共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讲座。

法学系召开学生就业工作与学风建设研讨会
4月8日下午,人文学院法学系在3206会议室召开学生就业工作与学风建设研讨会,人文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李童、副院长成继平、副院长安军、法学系全体教师及学工办主任参会,会议由法学系主任陈来宏主持。
研讨会上,陈来宏首先介绍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就业工作考核细则和考核指标。随后,院学工办主任胡安怡介绍了目前的就业情况,明确了当前就业工作的任务,并梳理了学工搜集到的学风问题清单,涉及早自习纪律、诚信应考、课堂出勤和学生请假管理等方面。接着,法学系教师围绕就业和学风问题展开讨论,在就业方面提出论文指导老师要及早关心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学生保持联系,提高学生的就业动力,鼓励学生尽快就业等意见。围绕学风建设方面,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强化早自习和课堂的管理,学风问题应从大一抓起,对学业困难学生应重点帮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尽可能把工作做细,要加强学生的诚信应考教育,通过以案警示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李童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就业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要加强督促和帮扶,努力完成既定就业目标。当前学生体量较大,要建立相关制度狠抓学风,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学工保持沟通;要与学生建立感情,让学生理解并遵守学校和学院的相关管理制度。
通过本次研讨会,形成了院、系、教师三方共同推进就业工作和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为法学系毕业生提高就业率和在校生形成良好的学风打下了良好基础。

心有情怀 明德育人 机械工程学院举办“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分中心成立大会
4月8日下午,“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学院分中心成立大会在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楼J305举行。学校“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副主任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成继平、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莽莽老师、机械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崔海英、副院长王红霞、副书记马晓涛等领导出席成立仪式,机械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参会。仪式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宸主持。


依据学校《关于成立“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分中心的通知》文件要求,王宸宣读了《机械工程学院“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分中心建设通知》文件,并从职能定位、建设目标、工作机构和工作职能四方面介绍了分中心概况。崔海英向分中心两位特聘研究员成继平和王莽莽颁发了聘书。
随后,成继平以“深化课程思政,共育时代新人”为主题开展了专题讲座。讲座通过“什么是课程思政”进一步诠释了课程思政的深层内涵;围绕课程思政的“四心三感”结合学院专业特点详细讲解了怎样进行理、工科专业思政课程建设。王莽莽在成立大会上也做了精彩的报告。他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深入探讨了“专业思政框架下深化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思考”。他们的精彩讲解激发了老师们参与的学习热情,现场学习气氛热烈。
学术报告后,分中心办公室主任张荻老师介绍了分中心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分中心将重点实施“四个一”工程,从建设一个混合式教学团队、一堂课程思政示范课、一个课程思政案例库与一场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培训等方面开展分中心建设工作,在全院范围内探索课程思政改革新路径,挖掘课程思政新元素,丰富课程思政新内涵。
王宸在总结发言中,对两位特聘研究员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分中心要建设一批融入思政教育功能的示范课程,培养一批教学效果优良、德才兼备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希望机械工程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协作,深入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分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
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学院分中心的成立,在落实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后期机械工程学院将矢志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扎实的课程思政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实现教育工作初心。
经济管理学院成立“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和
教师发展分中心
为全面落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方案》,发挥“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引领作用,搭建校院两级教师发展平台和协同工作机制,满足学院的人才培养需求,4月12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召开了“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学院分中心和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发展分中心的成立大会。学校“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副主任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成继平、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郭一鸣、马克思主义学院闵清副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王礼华、院长殷旅江、副院长胡姜、副书记周丹、教科办主任董海燕、物流管理系王江华老师等出席成立大会。成立大会由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鄢曹政主持。

会上,鄢曹政首先宣读了《关于成立“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学院分中心的通知》和《关于成立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发展分中心的通知》,介绍了分中心的组织结构、人员分工和后期的工作设想。
成继平对“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学院分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分中心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发挥示范作用。培养和推荐一批在课程思政研究走在前列的老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各类型课程扎实开展课程思政。二要加强指导。分中心要对学院的教师加强指导,充分挖掘各课程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达到育人效果。三要争创高质量成果。瞄准目标,脚踏实地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工作,积极组织课程思政项目申报和结题,推动突破性进展,创造标志性成果。
郭一鸣对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发展分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分中心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全员参与和全面发展,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全员参与,真正做到三全育人,促进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二是要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促进教师各方面水平的提升,“成全”教师。三是要将教师个人发展、学院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统一起来,通过促进教师个人发展,推动学院发展,进而培养合格的学生。
王礼华和殷旅江分别讲话,感谢学校“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对经济管理学院的支持,并对后期分中心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分中心旨在促进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有机融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杰出教师和团队。校内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不仅有助于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工作,更能发挥示范中心的引领作用,推动全校范围内的课程教育改革。
人文学院召开学困生帮扶座谈会
2024年4月15日下午,人文学院召开学困生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童、法学系课程负责人景勤、班主任代表和全体学困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座谈会上,李童书记详细了解了在场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仔细询问他们出现学业困难的原因。参会学生逐一对自己的学业现状和困难进行了汇报。班主任老师们对各学困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切实推进帮扶计划提出了有效建议。
李书记对各位班主任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肯定,提出今后要对学困生进行重点关注,及时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并不定期“回头看”,对帮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及时解决,要充分发挥班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老师的作用,共同发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中的实际难题,使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
本次座谈会是学院对学困生进行学业帮扶的重要举措之一,体现了全院上下对学业困难现象的高度重视。接下来学院将继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学困生帮扶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法学系举行课程思政融入法学专业教学方法研讨会
4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法学系在3206会议室举行课程思政融入法学专业教学方法研讨会,法学系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法学系主任陈来宏主持。
会上,安军副院长从法学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及加强法学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三方面分享经验;成继平副院长解读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并就“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和2024年度中心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范萌老师从发掘法学课程思政元素和课程思政融入方法两方面阐述课程思政隐形育人功能;肖玉杰老师结合自己主持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从课程思政宏观、微观角度谈及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提炼。最后,陈来宏作总结指出,在法学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具有明显的优势,法律制度本身蕴含有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导向,法学理论也蕴含着哲理思辨和理性光辉,司法实践中的案例结果也应体现人民群众普遍的道德认同感,建议大家结合自己所授课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法治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研讨深化了老师们对课程思政融入法学专业教学的认识,为推动法学专业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奠定了基础。

“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推进会召开
为有效推动“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聚焦2024年课程思政工作重心。4月25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3325会议室召开“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推进会。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永昌对2024年“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重点工作做了详细介绍了。“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代表覃群进行了经验交流。参会的“明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围绕课程思政项目推进、示范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展开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日常
思政课部与教学科进行沟通,确定了本部和北校区开课情况,并组织课程负责人重新梳理了马工程教材基本信息,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层。法学系组织教师对照马工程教材目录逐个梳理教材信息,确认下学期开设课程的教材信息。
为了更好地迎接本科审核评估,展现良好的思政课教师风貌,思政课部对办公环境进行了局部调整。按照学科相对集中,便于教师沟通交流的原则对教研室进行了调整。对三楼办公室长廊按照课部概况、党建引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板块进行了布设,展现了思政课部近三年取得的成果,营造出宽敞明亮的办公氛围,提质增效,提振人心。
形势政策课开展小班教学。4月8日、4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两度与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宣传部、二级学院学工系统负责人召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协调会议,就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教学方式、职责分工等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友好协商,制定和实施了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小班教学改革方案。
思政课部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共派出一名挂职锻炼教师,一名访问学者,面试6位相关专业博士,成功引进一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