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学院4月评建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效
2024年4月,艺术与设计学院紧密围绕学院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院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招生就业,加强校企合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育与实践活动、学院安全与管理、校企合作与就业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展望未来,艺术与设计学院将继续秉持“实践创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学院也将持续关注学生的美育教育和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4月份,学院的主要活动及成效总结如下:
一、深化校校、校企合作 校领导带队扎实推进招生就业
学校党委常委、党政办主任王文山的带领下,艺术与设计学院分党委书记黄进涛和李枫老师一同前往襄州区第二高级中学、襄阳东风中学以及襄阳致远中学,为这三所优秀中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牌匾。在此过程中,王文山简要介绍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发展历程、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以及近年来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黄进涛详细介绍了艺术与学院的教育理念与特色,并表达了与各中学深化合作的期望。李枫则以其深厚的艺术和科技背景,为三所中学的师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科技艺术融合讲座,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艺术学院与中学的联系,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校党委常委、党政办主任王文山、招生与就业处处长李新伟一行到访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就企校合作进行洽谈交流,共同签署了优质就业基地建设协议,并举行了授牌仪式。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贾孟飞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待。

此次合作标志着襄轴公司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近年来,不少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毕业生选择就职襄轴公司。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探索更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以助力襄轴公司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石,为企业输送更多更优秀人才。
4月19日上午,艺术与设计学院分党委书记黄进涛带队赴湖北三环车身系统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签订优质就业基地协议并授牌。

湖北三环车身系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何涛热情接待并举行座谈交流。何涛代表三环公司对我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企业生产情况和用人需求。双方就人才培养、学生实习、毕业设计企业选题及双导师制、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开展了深入交流。希望通过优质就业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深度合作,推动校企常态化互动,形成校企合作发展新格局。

湖北三环车身系统有限公司技术总经理袁金魁、综合管理部部长李云庆和人事经理袁赐平,我校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刘荣、艺术与设计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王新等陪同参加交流。

二、“充电赋能强本领,扬帆起航正当时”党员春季轮训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修养,根据学校党委统一部署,艺术与设计学院分党委自3月25日启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2024党员春季轮训,近日取得圆满收官。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全院师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本次轮训。

在集中课堂教学环节,邀请校纪委委员成继平、中共十堰市委宣讲团成员严忠良、校党委组织部王雪雪以及学院党员领导班子、党支部书记等八位同志,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党员发展工作程序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信心,对标竞进,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等八个专题,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党课培训。
本次轮训,深入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贯彻的实践要求。全体党员同志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不断增进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运用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建新功,努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通过具体案例,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提醒党员同志们加强党纪教育,抓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贯彻执行,自觉遵规守纪。学习2024全国两会精神时,着重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在党员发展专题培训环节,阐述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文件依据、基本程序以及注意事项。
在轮训结班式上,参训代表就轮训期间的学习培训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畅谈了培训感悟。参训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将更加努力创新,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艺术学院将紧密围绕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并实践学院高质量发展路径,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优势学科,并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全体教职工需保持信心,深入挖掘设计学的内涵与活力,大家应团结一心,共同塑造艺术学院的新形象,迎接新征程新挑战。
学院分党委书记黄进涛在轮训班总结讲话时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全体党员在思想政治素养和履职尽责能力方面都有所提升,轮训达到了预期目标。希望学院全体党员把学习培训成果转化成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力量。
三、专题研讨平安校园建设并签订责任书
4月15日下午,艺术与设计学院召开招生就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专题会,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系主任、党政办、教科办、学工办负责人以及就业辅导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4年招生就业工作要点》《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关于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并就招生就业工作、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要从组建宣传队伍、规范学院与专业介绍、丰富宣传形式、拓展宣传维度等方面着手,提前谋划好各专业宣传工作,提高招生宣传的有效性,确保生源质量。学院领导班子要亲力亲为,全员深度参与招生宣传、人才培养、困难帮扶与毕业就业促进工作;各系主任、高级职称教师要在各系具体工作推进中发挥主体作用,开展访企拓岗,邀请专业对口企业进校招聘,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各系要牵头组建专班,结合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下真功夫,对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开展指导帮扶。
会议要求,要加强案例教育,让师生了解更多反诈知识,提高反诈意识;要做好网格化管理,将学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方案逐项落实,特别是包联责任制;要开展无诈宿舍、无诈班级、无诈学院创建工作;要强化内外联动,学院内部信息要沟通顺畅及时,积极寻求支持和指导;要加强检查和考核,确保方案的落实有效。
会议还就如何有效落实工作、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同日下午,艺术与设计学院在1419会议室举行平安建设责任书签字仪式。学院分党委委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组织员、各系(实验室)主任以及科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会上,分党委书记黄进涛分别与分党委副书记王新、党政办主任陈梦燕、实验室主任程炎明三位代表签订了平安校园建设责任书。会议要求,要严格按照责任书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共同为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奋斗。会议还就学院党建思政工作、网站自查整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四、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深化产教融合创新
4月8日下午,艺术与设计学院在1419会议室举行了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院长助理刘敏主持,特邀教学督导喻方元教授出席,学院领导班子及质量监控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
会上,刘敏详细汇报了《汽车造型设计》课程的线上教学建设、赛教融合实践、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进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以及汽车造型工业设计产业学院的构建动态。同时,对课程内容的深化、课程团队的优化以及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喻方元教授指出,教材作为文化传承的桥梁、教育教学的基石、人才培养的支撑,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他强调,要凸显专业特色,对标省级一流专业的建设标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引领学科发展。
分党委书记黄进涛则强调了学院要始终坚守质量核心,明确各系部的结题项目清单、责任分工及提交时限,确保结题材料的高质量完成。他要求深化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文化建设,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坚持结果导向,精准施策,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推动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月1日,艺术与设计学院在1419会议室隆重举行了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本科教育的未来发展。此次会议由院长助理刘敏主持,旨在凝聚共识,推动学院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

会上,刘敏首先介绍了学院教研教改类项目的开展情况以及“531”基地的建设与使用情况,为接下来的讨论奠定了基础。随后,青年教师常欣欣代表课程团队分享了《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在过程性评价改革及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经验。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采用团队教学模式,通过作品展和集体评分等方式实现过程性与结果性考核的有机结合。与会人员围绕这一经验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研讨。
杨先艺院长在发言中强调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他鼓励各系部认真组织学习和研讨,充分利用课程思政课程团队的力量,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优质课程。他提出,要将课程体系建设得更加系统化,深入推进“六明”工程和“三一”建设,始终贯彻“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时,他还强调了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重要性,要求大家持续改进,切实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黄进涛书记结合学院在“高质量发展”和“迎评促建”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要求全体教师统一思想,积极创新,维护并提升学院的品牌建设。他鼓励大家为培养创新设计人才探索出一条具有学院特色的发展之路,共同推动学院本科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此次大讨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院本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体教职工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本科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学风建设铸基石,成才蓝图共绘就
近日,艺术学院开展了“聚焦学风建设,共绘成才蓝图”教育思想大讨论系列活动。活动以“见口号,见做法,见行动,见成效”为目标,聚焦讨论主题,实现全面覆盖,做到立行立改。

学生工作办公室剖析了当前学院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学风需要在“严管”上下功夫,“教、学、管”三方面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专任老师对课堂教学、出勤率、抬头率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要注重教学效果,加强课堂管理,促进学风建设。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情况进行了汇报,提出要做好学生精准帮扶,尤其是学困生、心困生,这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王新副书记提出要全员上阵,做好课程思政这篇大文章;以考研率、四六级通过率、就业率等重点指标为导向,加强学生培养;通过早晚自习、课堂巡视、班团会等手段,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学风氛围;专任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工作办公室要加强沟通协作,共绘学生成才蓝图。
艺术学院将持续开展学风建设研讨,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各项举措,有效促进学院学风,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六、研途璀璨启航梦,经验交流助前行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考研季,为鼓舞同学们的备考热情、舒缓压力、提振信心,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于4月17日中午在6203教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研”途璀璨与启航的考研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研挑战。学院副院长朱炜、工业设计系系主任刘敏、全体工业设计系教师以及2021-2023级工业设计专业在校生均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刘敏老师主持。

会上,刘敏老师首先详细介绍了2020级工业设计专业的考研情况。她指出,全班共有16人报考,其中7人成功被录取,报考率高达50%,录取率也达到了22%,均创下了历年新高。这一喜人的成绩不仅彰显了同学们的辛勤付出,也为后续的考研学子们树立了榜样。
随后,几位优秀的学长学姐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们的考研经验。王国豪、刘思怡、羿星宇、武玥宏四位同学分别从考前择校、英语学习技巧、政治理论学习策略、手绘训练方法、专业史论的记忆方法以及初试复试的备考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们强调,考研是一个需要长期规划和坚持的过程,要注重学习效率和时间管理,善于利用现代学习工具如AIGC来辅助学习。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同学们对学长学姐们的分享表示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希望学院能够经常组织此类经验交流活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就考研择校、学习方法等问题与学长学姐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最后,副院长朱炜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了考研规划的重要性。他指出,考研的准备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四年的持续努力,将考研的梦想变为现实。他鼓励同学们要明确自己的考研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为之付出努力。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好大学四年的职业规划,为将来的考研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朱炜副院长的讲话为同学们指明了方向,也为学院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七、“美育+乡村振兴”美育浸润计划在行动
由魏欣宇带队的艺术与设计学院70余名师生走进十堰市郧西县孤山村、竹山县等地,开展写生实习及美育浸润计划“乡村振兴”行活动。

他们深入乡村,在孤山村、板桥村的风土人情中,文峰乡梅花谷的自然之美里,以及上庸古镇的厚重历史中汲取创作灵感,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新面貌,以艺术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由谢逢春教授带领的123名师生组成的写生实习团队走进湘西凤凰古城及边城地区。

学生们漫步于石板古巷,用画笔捕捉古城的独特韵味,将古城墙、吊脚楼、沱江水等景致定格在画布上。同时,他们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用画笔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此次写生期间,师生们还特地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指挥部旧址,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艰辛与伟大。这次红色教育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革命历史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创作灵感。

此次写生实习活动圆满收官,师生们收获满满。他们不仅提升了绘画技艺,更对湘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结合课程思政和党史学习教育,学生们更加明确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中的责任与担当,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的信念。艺术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艺术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八、“至臻美育”启新思,分享设计观与申报经验
4月17日下午,产教大楼三楼“至臻美育”讲坛第五讲隆重举行。本次讲坛特邀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陈玉飞教授,他以“从现象到本质:现代设计观的穿透”为主题,为现场2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讲座由艺术与设计学院分党委书记黄进涛主持,气氛庄重而热烈。。
讲座以设计师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十堰地区的商用汽车产业和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现实案例分析揭示了设计观的重要性,并分享了陈玉飞教授个人多年累积的设计观念。同时,讲座还将中国古代造物观与现代设计思想相融合,探索了古代的生态设计观,旨在以古为鉴,启迪现代设计的生态理念。

此次“至臻美育”讲坛的成功举办,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与业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学校美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4月19日上午,在1419会议室艺术与设计学院特别邀请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陈玉飞教授作专题讲座。会议由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朱炜教授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陈玉飞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项目主持和研究经验,详细剖析了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课题、省社科规划等项目的特点。陈教授特别指出,研究问题要明确,具有时代性、政治性、逻辑性、科学性等。随后陈教授针对各位老师的关注点,对选题方法、撰写文献综述的策略及常见问题、撰写重点和难点的要求、凸显研究价值的切入点等进行了高屋建瓴的解读。

另外,陈教授还在建设一流课程、一流本科专业,高质量论文写作,省社科成果奖等申报工作做了详细的经验分享,提出了宝贵意见。
会上,青年教师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申报项目的教训、经验与体会,大家相互交流,收获颇多。朱炜对陈教授的分享表示感谢,希望青年教师总结经验,确保申报质量,扎实推进各项项目申报工作,力争为学院2024年国家项目申报工作取得好成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艺院力量。
九、艺设展风采,师生耀赛场
在第四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上,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谢逢春教授用毛笔书写了我校的校训——“求是创新”。这四个字,简洁而深刻,是我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对全校师生的期望。它提醒我们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此次活动经学校微信公众号宣传,视频播放量已破十万,展现了我院师生的精神风貌。

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学校第四十四届运动会中表现卓越,充分展现了师生们的风采与实力。学院精心组织、策划了开幕式表演节目,不仅体现了学院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深厚底蕴,也彰显了师生们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在比赛中,师生们积极参与、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学院还荣获了优秀组织奖第一名和体育风尚奖,充分证明了学院在运动会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形象。
此次运动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展现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风采和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学院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和竞技水平,为学校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十、书韵悠扬,共绘阅读新篇章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举办的“4·23”读者活动节启动仪式上,艺术学院师生以别具一格的方式闪亮登场,成为活动的亮点之一。他们通过深情的朗诵,传达出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与意境;通过激昂的演讲,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体会;通过动人的歌唱,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与阅读的快乐。

艺术学院师生的表演不仅仅是对阅读的热爱与追求的表达,更是对艺术的执着与传承的展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书香与艺术的世界中。
此外,艺术学院师生还积极参与了阅读分享活动,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他们不仅向大家推荐了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分享了如何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灵感。
通过这次活动,艺术学院不仅展示了自身的才华和实力,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他们的精彩表演和积极参与,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学生对艺术和阅读的热情,为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服务地方发展 学院党外知识分子在行动
4月10日至11日,湖北省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地方发展供需对接荆门行(第二场)活动在荆门举行,学院院副院长龚青山教授参加现场对接活动。

与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在产品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未来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深入生产现场把脉问诊,提出意见建议。通过和企业深入沟通联系,将企业的发展需求和高校的智力资源嫁接起来,深化产学研成果转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点问题,双方纷纷表示将在本次活动后继续深化对接交流。
参与本次活动是学校贯彻落实湖北省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地方发展供需对接机制的具体行动,党委统战部将认真做好专家人才推荐工作和党外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服务的保障工作,积极引导全校党外知识分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助力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共邀请了全省17所高校、科研院所的33名党外专家参加,对接企业涉及装备制造、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畜牧养殖等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