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学院 知识产权学院新一轮审核评估阶段性小结
省委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处李军一行莅校调研。3月7日上午,省委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处李军处长一行莅校调研。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建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永昌、副院长安军陪同调研,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本次调研意在推进“施洋生平与思想研究”项目进展,该项目是学校“施洋”品牌创建系列成果之一。学院通过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赋能专业内涵式发展,将传承弘扬革命烈士、“劳工律师”施洋崇尚法治、注重法治实践的精神作为立足专业、服务地方的精神引领。

法学系开展“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题研讨。3月10日下午,法学院法学系全体教师在3206会议室召开题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法活动,法学系主任陈来宏主持本次研讨,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学校教学督导杨立君教授参加研讨。研讨会上,各位老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法律行业的变化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结合本次专业监测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围绕如何优化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进行了充分讨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部召开教学工作例会,聚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与课程管理。3月11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部在3216会议室召开了新学期首次教学工作例会。会议围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指南、指标体系内涵、学院评建方案的研究和探讨展开,同时就形势与政策课的排课问题以及学生课堂纪律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以案说纪:“筑牢防线 以德立身弘扬师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法学院 知识产权学院党委于3月17日在逸夫报告厅举办师德师风培训专题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校纪委委员成继平作题为《以案说纪:筑牢党纪防线 强化师德师风》的专题讲座,全院教职工参加。成继平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切入点,强调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并针对高校领域易发多发的廉政风险,结合近年教育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和《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行剖析,引导教师筑牢双重防线,推动师德纪法协同共治。

“涉外法治卓越班”开班。3月18日下午,我校“涉外法治卓越班”开班仪式在3206会议室举行。副校长张红霞、法学院院长黄永昌、外语外贸学院院长杨荣广、教务处副处长李行国出席仪式并致辞。法学院、外语外贸学院相关领导、教师代表及首届涉外法治卓越班全体新生参加了开班仪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涉外法治卓越班是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汽车强国战略和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要,实施新时代卓越汽车工程师培养行动之“卓越人才特区计划”内容之一。该班将依托法学院和外语外贸学院的学科优势,采用“法学+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解决国际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批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知识产权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3月24日上午,知识产权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知识产权专业全体教师、及各系部负责人参加了活动。会上,肖玉杰介绍了当前知识产权专业建设的发展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计划及保障措施,重点阐述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十个一”的发展计划。知识产权专业教师围绕自己在专业建设方面的个人成绩总结及未来规划发表了意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部负责人纷纷发言,对本次现场会的举办表达了肯定,并从政策层面对知识产权专业建设表达了大力支持。

思政教师共研科研创新 聚力提升育人效能。3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在3216会议室举行。会上,教师们聚焦论文发表与课题申报展开深度交流,就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报中的常见问题展开研讨。课部负责人特别提醒,近期多项思政专项课题即将截止,建议教师紧扣铸魂育人导向,注重研究问题与现实需求的契合度,规范提交材料格式。此次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起经验共享平台,助力思政科研团队以更扎实的理论功底,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