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新一轮审核评估阶段性小结
一、开展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和过程审核
学院根据审核评估关于培养过程的指标体系,对2024-2025(1)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进行了中期检查。成立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审核小组,对两个专业的247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任务书等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小组从任务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精度安排、参考文献等具体内容和格式规范性等方面进行了核查,对其中52个课题形成了详细的问题说明和修改建议。此外,对学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中期汇报资料等资料上传的完整性进行抽查,并对指导教师在系统中的批阅和审核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部分进度滞后的课题进行了记录,并在各系召开专题会,反馈毕业设计核查结果,对相关问题进行落实和整改。

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教研教改申报
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为新专业,目前已招收学生2届,由于学校学科和学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因此人工智能学院根据专业特色,需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学院积极组织全系教师开展教学法活动和专题研讨,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特色课程等课程体系进行研讨和更新。确保全员学习人才培养的新变化、全员明确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确保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实施方案合理可行。以专业监测评估为契机进行评估,加强专业建设,突出专业特色,确保新专业良好发展势头。
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根据学校2025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立项工作通知,学院围绕我校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中的热点、难点、突出问题,积极动员和组织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或人才培养质量。此外,组织评审小组对学院双创申报书进行评审和排序。最终成功提交申报书7项。

三、实习实践调查与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大学生实习工作专项调查的通知》文件精神,需要开展我校大学生实习工作专项调查,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出发,明确主管实习工作和工作人员各1人,实习指导老师3人,在校大四学生、已毕业2020级和2019级学生,实习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各1人为调查对象,并形成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实习专项调研报告一份。为后续实习实训工作的提升和改进提供参考。
学院推行“产教融合、AI赋能”的特色发展路径。学院领导带队深入汉江师范学院、湖北兴华教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金信润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校和企业进行交流,开拓建设优质实习实训基地。调研期间参观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水平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并就课程体系对接、实训方案定制、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且在“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达成多项共识,为后续共建产业学院、开发定制化课程等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校企优势资源的深度融合,培育出更多契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学生工作
学院以“五育并举”为指导思想,结合人工智能专业特色,构建集“思政引领、专业实践、人文素养”三位一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常态化,有效利用“寝室长—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学院心理健康工作小组”四级联动机制,进行两轮摸排以及重点关注人员台账信息完善工作。开展一次寝室长心理健康主题培训、一次心理委员及重点班委培训;学生心理健康筛查覆盖率达100%。学院高度重视体育育人功能,成立运动会专项工作组,通过“班级推荐-学院选拔-集中训练”机制组建参赛队伍,覆盖运动员100余人,开展体能训练、团队协作培训30余次。
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第45届田径运动会中,学院荣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及体育道德风尚奖,创历史最佳成绩,其中田径项目单项第一三名次、集体项目(风火轮、彩云飞、接力赛)表现突出。

审稿人:张金亮